近日,在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召開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上,通報了一批破壞營商環境的反面典型,有關單位“一把手”在大會上作表態發言,在全區引起強烈反響。這是該區紀委監委以開展營商環境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為抓手,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該區紀委監委圍繞部門履職、行政審批、涉企服務、惠企政策落實、干部作風等重點領域,做實做細“督查走訪發現問題、明責壓責提交問題、跟蹤問效辦結問題”三大關鍵環節,建立“問題監督有菜單、問題督辦有賬單、問責追責有清單、通報曝光有名單”的營商環境全鏈條監督機制,強化監督檢查、跟蹤督辦、精準問責、典型案例通報、以案促改等“硬舉措”。區紀委監委先后制定政商交往10項正面清單和11項監督負面清單,以“正負面清單”形式厘清政商交往的“雷區”和“安全區”,建立問題受理摸排、問題線索移送、信息通報、聯動督查、督辦和提級核查等9項全鏈條監督工作機制。
為拓寬發現問題渠道,該區堅持“線上+線下”同向發力,建立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直通車”制度。在線上,通過在“廉潔贛縣”等微信公眾號開設投訴舉報專欄、公布投訴二維碼和舉報電話等信息化監督渠道,讓企業訴求和監督舉報“一鍵直達”。在線下,設立營商環境監督舉報牌和營商環境監測點,在企業發放營商環境監督卡,督促職能部門單位“一把手”開展“換位體驗”活動,成立營商環境聯合督查組、聘請特約監督員常態化深入企業、項目、窗口一線,開展下沉式、貼身式、嵌入式監督,深入排查黨員干部、公職人員涉企服務中的作風頑疾和腐敗問題。
區紀委監委加強與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區融媒體中心、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部門單位的溝通銜接、協作配合,建立問題收集、線索移交、集體會商等工作機制。對收集的問題第一時間進行梳理分析研判,針對企業反映的困難,及時轉辦、跟蹤督促、限時辦結,并將企業的訴求清單轉化為職能部門履職清單;對損害營商環境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優先處置、快查快結,建立“一案雙查”制度,對破壞營商環境的案件,既追究具體人員直接責任,也追究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責任。深入剖析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件,深挖問題背后的體制機制漏洞,找準制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精準提出紀檢監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剖析原因,建章立制,深化改革,從源頭防范問題再發生。今年以來,該區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檢查28批次,監督發現并推動解決各類問題及訴求53個,查處問題29個,下發紀檢監察建議7份,推動完善相關制度機制8個。
在此基礎上,他們還持續跟蹤,與區融媒體中心共同開設“問政”專欄,重點對損害營商環境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以及背后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進行曝光,持續加大跟蹤問效力度,推動問題徹底解決。今年以來,已通報曝光營商環境反面典型案例8起,推動解決增加企業成本、推諉扯皮等問題4件。同時,做實回訪工作,深入企業開展回訪,先后收集企業和群眾對政務服務、營商環境、干部作風等方面的意見建議115條。完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邀請企業通過匿名形式對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反向測評,獲取第一手的真實評價和建議,倒逼相關職能部門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質效,真正提升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持續推進構建“親”“清”政商關系。